top of page

家長教養10大守則(節錄)

家長應該時時檢視自己對待及回應孩子的方式,而孩子的日常行為是否也 已經受到自己不合適的教養方式所影響,台灣康寧醫護暨管理專校幼保科專任講師楊琳說,如果能把握一些教養的基本原則,很自然的,就會成為最佳的教養風格。

1. 以身作則:父母親對孩子有所規範的同時,也要樹立學習與模仿的好榜樣,以免孩子心理出現「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的疑問。

2. 雙親教養態度一致:若是兩人發現教養態度不一致,應該私下協調出共識,避免在子女前面爭吵,或一前一後給予不同的行為標準,以免他們產生混淆。

3. 給孩子肯定:父母必須時常擁抱孩子,給予肯定、鼓勵與讚美,特別是當bobo有良好表現時,即使只是1件小事,也抱抱他並跟他說「你好棒喔!」讓孩子產生自信心,另一方面也能增強這個良好的行為。

4. 接納其差異性:每個孩子天生下來就有其個別性,不論是個性或是發展,但是父母要能公平的對待每個孩子,接納個別差異,並依其性向與能力做引導。像是對於天性怕生的孩子,到了新環境後就不應該強迫他立刻與人打招呼,而是應該給他多一點時間熟悉環境後,再帶著他和大家打招呼。

5. 讓孩子有自主權:許多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能力或心智都不足以自己做決定,但事實上,在有行為能力後,幼兒就已經是個獨立的個體,父母應該要在合理的範圍內給予孩子自主權,讓他練習選擇,並且要他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而不是大人事先幫他處理好一切事務。

6. 親子協商規範與約束:每個家庭都有其原則和規範,在規定前應該要和孩子一起討論,甚至連破壞原則的懲罰也可一併討論,只要不遵守就要承擔當初親子協商出的懲罰。當然,有罰就有賞,如果表現良好,自然獲得該有的獎賞。

7. 犯錯時要糾正:當孩子犯錯時,除了給予懲罰之外,一定要告訴他理由,並告誡原由,讓他知道哪裡有錯,而不是不明就裡的挨了罵。

8. 時常自省:父母老抱著「這是為他好」的心態,也自以為這樣的做法是好的,事實上,孩子第一次來到這個世上,父母也是第一次面對這個孩子,一切都是新鮮的,應該和子女一起成長,並且不斷省視自己的教養方式,究竟是幫了孩子還是害了他。

9. 敏銳察覺:父母要能察覺bobo的需求,特別是情感上的,要能了解孩子為什麼有不一樣的情緒反應。

10. 營造民主溫馨的家庭氣氛:如果整個家庭氣氛是開放的,父母和孩子自然會有平等的互動,這當然得靠父母用心營造,最要避免的就是老是命令,應允許孩子表達意見。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