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憶的筲箕
- 黃景鴻校長
- Dec 17, 2018
- 2 min read
很多人都只是注意「體格健康」的重要,其實,「精神健康」同樣重要,兩者之間有著互動的影響。我們都明白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及規律的作息等均有助練成強健的體魄。可惜很多時候就是忽略了照顧心理健康。
現代人,尤其是城市人面對急速的生活節奏、疏離的人際溝通及無形的壓力等,均讓人透不過氣來,日積月累,比血管蔽塞更難以發現隱病正在發育。因此,我們需要調適自己的心理狀態、穩定情緒,以保持良好的精神健康。基本方向就是保持正面、樂觀和愉快的心情,管理情緒的變化 (即管理好腦部的「杏仁核」),疏導負面的情緒,發揮正能量的效果。
有人說: 面對逆境是無可奈何,但是我們可以選擇抱持何種態度去面對。任何人都知道負面的怨天尤人是解決不了事情,反而加重自己的心理壓力。倒不如放鬆心情,以積極的正面態度去面對現實。最終能夠克服逆境當然是好,即使未能成功,至少沒有輸掉精神健康。
時常保持喜樂、感恩的愉快心情,加上適當的運動,有助減壓及增加「安多芬」的快樂賀爾蒙分泌。我們可以跟子女進行各種的親子活動,即使是到商場進行「眼睛購物」或「格價比賽」,均可以培養彼此的感情及增加快樂的回憶。
我時常幻想自己腦部的暫時記憶體 (海馬體) 是一個筲箕。它只會儲存快樂的記憶,讓負面的、傷心的片段流走,「被失憶」。偶爾這個「失憶的筲箕」突然出現故障,竟敢泛起不愉快的回憶,我都是靠筲箕內眾多快樂的記憶去清除它。因此,翻看照片,尤其是家庭照片,是我的生活習慣之一。照片能勾起段段快樂的時光,最好能讓它們成為大腦皮質層的長期記憶。
Recent Posts
See All天下父母,誰不疼錫子女?年幼時關心是否健康成長,長大後担心學業,交友,自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不知從何時開始,成年人把關注点不斷前移,「贏在起跑綫」的討論愈來愈激烈。如何選擇幼稚園,報名參加甚麼學前活動,竟已成為「贏在起跑綫」的兵家必爭之地。一埸人生馬拉松的競賽,在...
宥勝與女兒蕾蕾的故事就在旅行青蛙之後佔據了我 FB 的整個版面,除了心理專業人員的各種呼籲、重申教養方式,我還看到了很特別的現象:原來很多人都把小時候受傷的經驗藏在心中,直到看著小鰻魚與蕾蕾的故事,我們才想起兒時的那個自己有多無助。...
「醫生,我可以不吃藥嗎?」這是抑鬱症患者最常的問題之一。要回答這問題,我們必先理解抑鬱症的成因。多年來,精神醫學的研究顯示抑鬱症是生理加上心理因素所產生的。由此可推斷,藥物也非治療抑鬱症的唯一出路。多個臨床研究已指出藥物加上心理治療才是最有效的。同時心理治療也可減低抑鬱症復...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