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幼兒上學去,環境不適應怎麼辦?

開學季來臨,孩子總會哭鬧不要上學,扒著父母的腳不願離開,孩子的不願意,讓家長也跟著焦慮起來。

0~2歲是建立安全感、依附關係的時期,盡量維持同樣的主要照顧者,往後送到團體的校園生活時比較理想。然而,有些家庭較忙,需要提早送孩子上學,沒有關係,重要的是該如何跨出第一步。

一、將孩子送到幼稚園後,爸爸媽媽要不要跟孩子說再見? 我認為可以和孩子說再見,態度簡單厄要,明確告知接送的時間。

例如:「媽媽四點後會來接你。」如果還沒有時間觀念的孩子,可以跟他說:「下午吃完點心、聽完故事媽咪就會來接你。」讓孩子有一個等待的目標,不要「難分難捨」地再見。

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多少都會哭,當你一離開,孩子就會回想你所說的話,而慢慢調適情緒。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當下的反應,就不知該如何是好,而有所動搖。

我常聽到有爸爸媽媽,在幼稚園耗費了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這當中沒有安全感的孩子一定會有,但要試著讓他去找尋新的依附關係,要適應老師、同學。這個階段的適應期約二到四週,從大哭到小小地啜泣,這都是一種進步的表現。

在此也要提醒所有爸媽,一定要「說到做到」,跟孩子約定的接送時間,要準時接送,不能因為加班等事由而晚接送,這樣會加深孩子的不信任及缺乏安全感,在適應學校的時候,一開始就失敗。

二、孩子不敢跟老師說肚子餓、想上廁所,怎麼辦? 我自己的大兒子,就是不敢跟老師說肚子餓,忍到下課,回家拼命吃。這時候我就要幫幼師講講話,一開始唸幼稚園時,老師不太可能餵太多,孩子要面臨新的環境、新的老師與同學。

如果吃飯這件事情,份量太多吃不完,又是一種挫折,孩子就更排斥上學。所以一開始的份量都會偏少,學校會營造沒有壓力、快樂的用餐時間,讓孩子更快融入校園。

再來,父母可幫老師們增加一些「好感分數」,例如可以跟孩子說:「你看,在家裡如果尿濕褲子,媽媽會生氣;在家吃飯如果不專心,媽媽會生氣。可是學校老師都不會這樣子呢!」

讓孩子瞭解老師是一個溫和、引導的角色,由父母口中說出來,孩子會去觀察,父母與師長的關係。如果雙方是友好的關係,讓孩子覺得老師是父母的朋友、是很棒的避風港;做好關係建立,藉以讓孩子更放心地向老師傾訴。

對於孩子的生活常規,也不用一直放大其行為。孩子在旁邊都聽得懂,會增加孩子的焦慮感。

三、孩童最大的適應問題:吃飯及午睡 很多孩子無法適應幼稚園的最大兩個問題,就是吃飯及午睡。我的大兒子就曾抱怨:吃飯好無聊、不想要睡覺……。父母要注意,若孩子已上幼稚園,在家吃飯的時候就別再餵食,養成孩子的壞習慣。

回想上學的初衷,都希望孩子可以學會獨立、適應團體生活;倘若回家還是照樣餵,這就變成本末倒置,孩子就會耍賴。

孩子在適應學校的初期,切忌不要用「老師」來威脅孩子。例如:「你晚上不乖乖吃飯,我明天要跟某某老師講;你不收玩具,我就要跟老師說!」會讓孩子以為,老師是一個很嚴格、有規矩的角色,而讓孩子更無法適應學校。

午睡的時候,可以試著和孩子「溝通」,像是:「午睡的時候,沒有人要逼你,如果真的睡不著,我們可以眼睛閉閉,這樣就好。」

想讓孩子睡著,就像在練習孩子獨立房間睡覺很不容易。他需要有大量的安全感,所以一開始不午睡,我不認為是大問題。

孩子累了,自然就會睡;不想睡也沒關係,只要眼睛閉起來、不說話,我相信老師們應該都可以接受。

四、不要太頻繁地詢問孩子的學校生活與狀況 很多家長接送孩子回到家,第一句話就是:「你今天在學校好玩嗎?表現得好不好?有沒有哭呢?」我建議可以和孩子討論,但不要只針對你的寶貝。

你可以換個方式:「我今天接你上學的時候,有看到你的同學琪琪,她今天在做什麼呀?」、「我今天去接你的時候,老師在跟大家講故事,這是什麼樣的故事呀?」、「你們今天的午餐好像也很好吃,你們中午吃什麼呢?」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觀察他人身上,讓孩子觀察他的情境,就可以降低他的焦慮。

當你一直在討論孩子、把焦點放在他身上的時候,他就會更焦慮、擔心自己的表現不好,心裡想:「可是我就想待在家裡撒嬌,我覺得自己的表現也不好。」因而適得其反。

五、孩子適應初期,攜帶安撫小物讓他更安心 上學初期,老師多半都會允許帶一些安撫小物在身邊,像是布偶、毛巾、小被被,一些柔軟的東西,在感覺統合的觸覺上,穩定情緒。

大家有沒有觀察到一件事:透過觸覺、重壓覺(抱抱)的傳導,能穩定孩子的情緒。所以在出門前,請大大地給予孩子一個擁抱,降低他的焦慮。到了後期有玩伴以後,老師就會慢慢地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同學、學校的玩具身上。

我兒子的幼稚園老師,這點做得很好,不管在上學、放學的時候,都會擁抱孩子;孩子透過感官,記憶「你是我可以放心的人」。這是非常重要的事。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