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是ADHD嗎?
「家中的小朋友坐唔定?會不會是過度活躍?」不少家長都有這個疑問,遇到老師的投訴時便更加無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又名過度活躍症,患者多為兒童,是在兒童期很常見的精神失調病症。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男童患者的比例比女童為高,病者俗稱為「過動兒」,任何時間都「坐立不定」。他們的活動量比一般小朋友多、自制能力較弱、及注意力散渙,因此這些兒童在社交生活和學習上遇到困難。現時未有方法可以根治ADHD,但大約6成學生服用藥物後會有明顯改善。目前可用於治療「過動兒」的方案包括醫藥治療、行為干預、以及教育療法。
根據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ADHD的主要病徵是: 注意力散渙 (inattentive) 或 集中困難 (Attention-deficit) 活動量過多 (hyperactive 或 hyperkinetic) 自制力弱 (impulsive)
而基於以上三種病徵出現的優勢,再把ADHD細分為以下三個分類: 注意力散渙主導型 (mainly inattentive) 活動量過多或自制力弱主導型(mainly hyperactive-impulsive) 混合型 (combination),
簡單來說,患有ADHD的孩子一般難以長時間專注於同一件事,他們較難注意細節,容易因此犯錯。做事缺乏條理,難以按照指引做事,因此很難完成日常工作,例如會經常欠做功課或忘記帶文具等。有些ADHD孩子除了專注力差,還過度活躍,經常手舞足蹈,在學校上課也坐不定,而且也特別多嘴。此外,他們的自制力較弱,例如在課堂上不守規則,騷擾課堂活動,老師未說完也搶著答嘴,或未能在遊戲中守秩序和輪候等。幼兒或小學生更會不分場合地四處亂跑,令家長及老師也很頭痛。
家長如發現孩子有這些問題,應盡早求助,一般接受治療的患者能改善其社交生活和學習困難。如果在小學時未能正視,上到中學更難解決,長遠不但影響學業,長大後更會影響工作和生活。
除了向外求助,家長亦可使用一些適合ADHD孩子的教養方法。例如與孩子一起訂立生活規範,大家說好甚麼是可接受的行為。要有明確的獎罰制度,對於孩子做對的事情要讚賞,但做錯事就必須要罰,同時要讓孩子知道錯了甚麼,後果會是甚麼。家長可以用「蓋印仔」的方法,增加孩子做對事情的動力。出街前,要和孩子先說清楚要注意的事項,讓孩子學習守規則,教導孩子正確的社交技巧。
教養ADHD孩子並不輕鬆,家長要本著忍耐的心,不要輕易動怒,切記任何情況下也不應體罰,避免引起孩子反感。要知道孩子是ADHD不是他的選擇,作為家長必須體諒,大家一起努力,才可令情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