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要理解孩子的情緒 不能要求過高

一名16歲的中四女生,每天都要拜訪學校社工,以舒解她的情緒。她訴說精神緊張,夜不成寐,同學都對她不好,以歧視眼光向她凝望.令她思想不能集中,恐怕不能完成學業。

社工發現她表情怪異,時而無端大笑,建議她見精神科醫生,作一評估。父母也顯得關心,與她一起前往。

背景資料顯示女學生有一兄長,就讀港大法律系,成績甚佳,自率性高;父母甚為自豪。而女生資質較差,比不上哥哥,但好勝心強,加重自已的壓力。一年前就診精神科醫生,診斷為焦慮症,服藥兩叄個月,輕微好轉,後因害怕倚賴,便停了藥。

在見過女同學後,醫生發覺她的情緒緊張是明顯的,尤其特別的是中途無故大笑,她說是因為腦海中突然浮現一些她不喜歡的人落難的樣子,不禁笑了起來。這種類似精神分裂的徵狀,須要再觀察。

可惜的是,在見父母時,情況有些特殊。母親也覺得女童有些情緒,需要關心,並不反對精神科跟進。但父親的態度則不置可否;他坦言女兒沒有問題,只不過是懶。她需要的是勤力,不要把時問虛耗在無謂思考上,事情便容易解決。

這也是不少父母的心態。他們心目中只怕兒女學壊或變懶,對情緒問題警覺不足。其次是他們感覺到精神病是一個標籤,對孩子的前途有影響,意味著性格的軟弱,不能承受壓力。所以寧願逃避,不敢正視。這往往把問題轉移和拖延,後果可能變壊。因為及早干預,一定有幫助。主要在聆聽及理解青少年的憂慮和擔心,加上勸喻和輔導,使她知道家人及長輩的支持和關懷,讓她心安,焦慮自然有所緩解;並不一定是長期服藥才有效。反之,一些短期治療,把情況及時控制,防止漫延,可能助她一生。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