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與子女談「準備」

  • 黃景鴻校長
  • Jun 7, 2016
  • 1 min read

你可否即場在眾人面前,以三分鐘為限,進行一個自選題目的演說? 如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恭喜你了。除了是因為具備演說的天份外,我相信更重要的是有「準備」。這個不是為了特定的事件所作的「準備」,而是隨時都為了有突發的事情發生而作好的準備。

在學校和家庭進行的教育,正正是為了更好的預備青少年。這些教育範疇包括很廣,主要涉及生活上、社交上及未來工作上的需要。想想我們可以跟別人交談、曉得計算買東西時的折實價錢、懂得運用電子媒體找尋答案、學會與人相處等,都是由學習而得,不是天生就會懂。這些學習未必在明天就需要運用出來,但是,到將來有需要時,可能就能減少很多嚴重的問題,甚至挽救生命。例如,暴雨期間,你會躲在小河上的橋下嗎? 打雷時你會躲在樹下嗎? 地震時你會...。今天努力的學習,為明天作好更佳的「準備」。

有些人是「先知先覺」,有些則是「後知後覺」,更有甚者是「不知不覺」。「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唐吉訶德說:「忍受那不堪忍受的痛苦,跋涉那不堪跋涉的泥濘,負擔那負擔不了的風雨,探索那探索不及的星辰。以忍人所不能忍,做人所不願做,自我紀律,機會就會在滾滾砂礫中閃爍著金光。」期望我們的青少年能學懂預早裝備自己,相信自己的潛能,努力學習,成為第一類人(先知先覺),能夠從容面對未來的挑戰。

Recent Posts

See All
應對憤怒的少年 (節錄)

您與青少年溝通的方式以及您的行為在結果中起著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可以帶來更積極的結果: 承認她的情緒 如果你告訴她她可能不再玩視頻遊戲了,她說,“我無法忍受你”,專注於她的憤怒,並承認,“我可以看到你生氣,你想繼續玩“然後設定限制,”這些話是有害的。生氣是可以的...

 
 
 
校長的話 - 自省

每天我們都會照鏡子,為的是檢視自己的容貌和衣履是否端莊整潔。其實,除了外貌外,我們有哪些地方都需要自我檢視的? 古人曾參曾說:「吾日三省吾身」。他每天都多次督促自己反省:替別人做事,必須盡心盡力;對朋友必須忠誠守信;老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檢視是否學得好?...

 
 
 
5種培養科學愛好者的方法 (節錄)

超越課堂 根據教育周刊發表的一項分析,四分之三的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在學校環境以外發現了他們的興趣。因此,尋求以課程為重點的科學探索課外活動。許多小學提供課外學習機會,以深入研究機器人和法醫學等科目。查看當地YMCA,4-H組織或娛樂中心的產品。隨著教育工作者和家長意識到編...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