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子女懂得「自重」和「尊重」
- 黃景鴻校長
- May 16, 2016
- 2 min read
人與人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例如是血緣、工作、朋友等。相信每個人都希望這些關係都能夠有良性的發展,自己能夠受到別人的看重、關心和保護自己的利益。不過,「關係」不是由單方面建立的。我們希望對方善待自己,必須先善待別人。待人處事之道,必須先考慮對方或其他人的需要和感受。例如,在街上,我們和朋友一起使用行人道時,不應「一字排開」,要顧及其他道路使用者,以免造成堵塞。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排隊時,不應預留位置讓親朋或同學「插隊」,要顧及同時同地的其他使用者。這種發自內心對別人實施的良好行為,就是一份「尊重」。是先尊重了自己,然後尊重別人。別人亦因為我們的善意,都會「尊重」我們。
我們為人父母的,可以「身教」來培養子女「自重」、「尊重」的良好品格。首先,即使對待子女,也要有基本的禮貌,例如「早晨」、「大家吃飯喇」,都表示我們的家人不是「透明」的。其次是要控制情緒,不說令人難堪的話。尤其當子女已經進入青少年期,開始形成自己的觀點。我們應先給予表達意見或想法的機會,然後我們才提出我們的想法及提供一些自己或前人的經驗給他們參考。我們首先「尊重」他們的意見表達,他們才會學懂「尊重」我們的想法及經驗。在公共場所,我們不高聲談話、不插隊、不霸佔座位、不低頭看手機勇往直前及準時赴約等。我們的子女就會學懂「尊重」其他使用者的權益和感受。
今天,我們立即「身體力行」,嘗試向你遇上的朋友打個招呼,例如報以微笑或點頭。我深信對方不會苦著臉向你白眼的。因為他感到被尊重,心情也一定會轉好。
Recent Posts
See All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 畢竟,看到玻璃杯半滿的孩子們更善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 也更快樂。 這裡有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陽光燦爛的人生觀。 鼓勵孩子樂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你知道樂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活到100歲嗎?)但是你如何...
加利福尼亞州奧本市的珍妮哈里斯說,她的女兒艾琳一直都非常有創意。 “當她4歲時,聽到我抱怨我的鼻子一直很冷,她用半胡桃殼,棉花和一些繩子讓我變成了'鼻子更溫暖'!”因為只有孩子獨自度過這麼多時間,他們才是自我娛樂,往往是所有出生訂單中最有創意的。...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Folsom的Cassandra Reigel Whetstone承認,當她7歲的女兒Clara在幼兒園時,她更加盡責。 “我每天都會問:'你老師今天給你看了什麼?'但是當歐文(現在4歲)出現的時候,我放鬆了。我不能告訴你他本月在課堂上讀過的一本書。“一旦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