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喜歡的,孩子不一定喜歡
- 周凡 (專欄作家) (原文刊載於Yahoo)
- Apr 11, 2016
- 2 min read
媽媽的疑問 有一次周凡受邀出席一場親職做分享,會中一位媽媽問了我一個問題:
她說:「她有一位現在就讀國中二年的男孩子,原本國一時的功課,雖然不算頂尖,但也還不錯。但是今年升上國二之後,原本為了他國三的會考,所以早早就幫他規劃了去補習班補習,星期一至星期五晚上,假日還有針對比較弱的科目做加強,原本心理想說,如果按照這樣規劃,國三的會考應該沒有問題。」
她搖搖頭又說:「但是這幾次段考的成績退步非常大,以前成績從來沒有出現紅字,現在竟然有一半以上是紅字,而且每天回家變得非常沈默,感覺他變得非常不快樂。」
我聽完這媽媽的述說,雖然心理大概知道問題的所在,但我還是問了這位媽媽:
「這些補習規劃,你事前有跟你的孩子溝通過嗎?」
媽媽想了想說:「應該有吧?這些補習規劃都是我跟我先生一起幫他做規劃的,也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哪一家補習班、哪一位老師的強項,才幫他做這樣的安排。」
我跟她說:「我剛才聽妳說,妳們幫孩子做這些課後及假日補習的規劃,我想應該事先沒有跟孩子做溝通,也沒有問他有沒有這樣的意願,而妳們就擅自幫他做這樣的安排,等到妳們安排好了,才跟孩子說,對嗎?」
媽媽嘆口氣說:「原本想說幫孩子做這些安排,可以幫助到他的功課,卻沒想到功課越來越退步。
媽媽問我說:「那現在該怎麼辦?」
我說:「妳就找個時間,坐下來跟孩子好好就這個問題溝通一下,我想他應該不喜歡妳們這樣的安排,如果孩子不喜歡,妳們就應該尊重他的意見,並且聽聽他的想法。」
理解孩子,你要的不一定他也想要 每位父母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也願意為了孩而付出一切,但是有時候卻常常適得其反。父母常常都希望藉由自己的經驗,希望讓孩子可以少走一些枉的路,或是減少一些錯誤的機會。也有的父母一心為了孩子好,做了認為是對孩子最好的安排。但是有時想想,當我們在孩子這個年齡的時候,不也是跌跌撞撞的走過來,而且犯的錯並不會比他少。我們都可以容許自己犯錯,但是為什麼不容許給孩子犯錯的空間呢?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人生,父母所喜歡的或是父母所想要的,不應該成為孩子的包袱,孩子的人生應該讓他自己去安排,而父母的角色應該聆聽並尊重孩子的決定。
每顆樹都有它自己生長的方向,而父母就像園丁一樣,當樹木的枝節延伸得太過時,就適時的修剪一下,當樹根沒有水時,就適時的澆水一下,這顆樹自然可以生長茁壯。
Recent Posts
See All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 畢竟,看到玻璃杯半滿的孩子們更善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 也更快樂。 這裡有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陽光燦爛的人生觀。 鼓勵孩子樂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你知道樂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活到100歲嗎?)但是你如何...
加利福尼亞州奧本市的珍妮哈里斯說,她的女兒艾琳一直都非常有創意。 “當她4歲時,聽到我抱怨我的鼻子一直很冷,她用半胡桃殼,棉花和一些繩子讓我變成了'鼻子更溫暖'!”因為只有孩子獨自度過這麼多時間,他們才是自我娛樂,往往是所有出生訂單中最有創意的。...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Folsom的Cassandra Reigel Whetstone承認,當她7歲的女兒Clara在幼兒園時,她更加盡責。 “我每天都會問:'你老師今天給你看了什麼?'但是當歐文(現在4歲)出現的時候,我放鬆了。我不能告訴你他本月在課堂上讀過的一本書。“一旦最...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