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要錢也別拿

  • 汪培珽 (作家)
  • Dec 21, 2015
  • 3 min read

不要因為東西不要錢,就有不拿白不拿的心態。上一代的人這樣,是因為當時物質太缺乏,連個塑膠袋都是難能可貴的東西,所以遇上了什麼免費的,應該沒有人會不要。但是,我們已經過了那個年代,「不要錢也別拿」,才是我們該傳承給孩子的習慣。 「我要去麥當勞買早餐。誰要跟我去?」我對著一屋子的親戚和小孩們說話。放暑假,大家常常相聚。 只有我媽媽答腔,「他們都吃過早餐了。沒人跟你去,我跟你去吧。」母親對待我的方式,從我四歲到四十歲都一樣,永遠是那個最支持我的人。 「姑姑,」小五的姪女說話了,「我這裡有兩張可樂兌換卷,要不要順便去換一下?」 我沒有接腔,心裡想的是,「現在有誰要喝可樂嗎?」 「你家兒子不是愛喝可樂?」母親看我沒反應,直接問我。 我還是沒接腔,只說:「有誰要喝可樂的?有人要喝才去換。」 大家都聽到有免費可樂可換,但是卻沒有人舉手說要喝。沒人說要喝,理當就不需要換。不,有些人的邏輯不是這樣的。 「先去換嘛,你兒子不是愛喝嗎?」母親又問。 「今天不換就要到期了。」手握免費卷的小孩補充。 原本是想心照不宣就好,既然不明白,我就說清楚一點好了:「弟弟還在睡覺,可樂是垃圾飲料,既然孩子沒主動要求,我不要給他。 「現在有誰要喝可樂嗎?如果沒有,也不要換。 「因為不要錢,就將垃圾食物往肚子裡塞,根本就是損人不利已。」 不利已,我知道,哪裡有損人呢?當然有。因為裝可樂需要杯子、杯蓋、塑膠袋,這些衍生出來的垃圾,對地球統統是負擔。 我不是什麼環保擁護者。但是你有沒有發現?「不拿白不拿」就是「自掃門前雪」的延伸。有多少東西,我們前手拿了之後,後腳就跟著不知丟到哪裡去了。反正最後當垃圾丟掉也不花錢,有什麼關係呢?

當觀念不正確時,往往就是在傷害自己而不自知。因為可樂,我又想起了珍珠奶茶。珍珠奶茶不是不能喝,而是這類的垃圾飲料,只能偶一為之。

「寬兒,你爸爸不是想減重嗎?」我馬上對著姪子說,「以後他再帶珍珠奶茶回家,你要提醒他,這種飲料只會讓他的體重雪上加霜。不要再喝了。」

「那是公司提供的下午茶。免費。」母親趕緊補充。又不是自己花錢買的,錯不在他才對。 「唉呀,這跟要不要錢無關。別人送你垃圾,可以拒收。為什麼還往自己肚子裡塞。」大家都知道喝這些垃圾飲料不健康,為什麼不拒絕?這種不要錢的垃圾,充斥在我們的社會裡,你發現了嗎? 那天我去便利店買東西,店員找錢後,直接給我兩個塑膠檔案夾。很多人家裡的檔案夾已經夠了,或是檔案夾的樣子根本不適用,或是自己根本用不到檔案夾……這時候,有多少人會說「不用了,謝謝」? 拿回家再說吧。反正又不要錢。─這是你喜歡的生活態度嗎? 請從現在起教育我們的孩子,「不要錢的東西也別拿,除非你真的需要。」 什麼叫「羊毛出在羊身上」?有機會跟孩子解釋這個道理吧。只要消費者的觀念改變,商人的行銷模式就會跟著改變,最後,就會是利人又利己的雙贏。 後記: 弟弟在網上搜尋著樂高,看看有沒有什麼新款式。他已經很久沒買樂高了,不知道是因為長大了,還是想把錢存著以後用。我一時心軟,問他:「你要不要媽媽免費幫你買一個?」

因為我突然想到公平這件事。姊姊常常要求媽媽買這買那,他看了從不吭一句,「姊姊都可以買東西,我也要。」所以媽媽偶而主動幫弟弟買個東西,是很應該的事。

看著網上五花八門的樂高,我知道他還是喜歡。「不需要。我已經沒這麼喜歡了,買了就是浪費。」可以拒絕不要錢的東西,真是個好習慣。

Recent Posts

See All
培養樂觀主義者的6個技巧

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 畢竟,看到玻璃杯半滿的孩子們更善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 也更快樂。 這裡有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陽光燦爛的人生觀。 鼓勵孩子樂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你知道樂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活到100歲嗎?)但是你如何...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獨生子女 (節錄)

加利福尼亞州奧本市的珍妮哈里斯說,她的女兒艾琳一直都非常有創意。 “當她4歲時,聽到我抱怨我的鼻子一直很冷,她用半胡桃殼,棉花和一些繩子讓我變成了'鼻子更溫暖'!”因為只有孩子獨自度過這麼多時間,他們才是自我娛樂,往往是所有出生訂單中最有創意的。...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最小的孩子 (節錄)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Folsom的Cassandra Reigel Whetstone承認,當她7歲的女兒Clara在幼兒園時,她更加盡責。 “我每天都會問:'你老師今天給你看了什麼?'但是當歐文(現在4歲)出現的時候,我放鬆了。我不能告訴你他本月在課堂上讀過的一本書。“一旦最...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