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挫折讓孩子學會自強和獨立

今天不少年青人吃不了苦,遇到困難只會埋怨,找不到工作只會等政府救濟。生活不是應由自己負責的嗎?作為父母,你希望你的孩子將來是這樣的嗎?在香港,新的一代可以說是未經風雨,事事有父母擔當,根本不用費心。有些孩子很黏父母,常常需要父母幫忙,不願意自己去做,也不懂得思考。父母可有想過根源在哪裏呢?孩子自幼在父母的懷抱裏成長,依賴父母是正常的,只是現今的家庭一般只有一兩個孩子,父母對孩子的照顧無微不致,生活事有父母或家傭代勞,溫習做功課又有父母陪伴在側,依賴父母是天性,只是有一天孩子會長大成人,需要自立。

小生(化名)是一名高小學生,他參加學校宿營時發生了不少趣事,現在和大家分享一下。小生早上睡過了頭,要同學叫醒他,他說每天都是媽媽叫他起床,從來也沒有聽鬧鐘的需要。接著,小生出門時花了不少時間,原來他不懂得綁鞋帶,平日是工人姐姐代勞的。午飯時,小生沒有吃魚,同學以為他是不喜歡魚的,原來非也,只是平日媽媽會拆了骨給他,當然,他也沒有吃他的蘋果,因為習慣了工人姐姐幫忙削皮切片。小生的趣事亦成為了同學的話題,令他十分尷尬和難受。

父母愛子女是天經地義的,是理所當然的。可是,如果父母過度保護孩子,為孩子包辦所有事情,孩子便會養成依賴他人的性格。此外,孩子還會變得怕事和沒主見,遇到困難便會退縮,希望別人幫助,否則便一事無成。如果孩子每次遇到挫折都由父母解決掉,長大後如何獨立地面對逆境呢?專家認為父母應為孩子提供適度的挫折教育,把挫折和難題還給孩子。要把孩子培養成有獨立人格的人,必須讓他學會獨立思考,尤其是當孩子遇到困難時,要具備獨立分析處理的能力。愛因斯坦說:「發展獨立思考和獨立判斷的能力,始終是一個人首要具備的,並且凌駕于他的專業知識之上。如果一個人掌握了所學學科的基礎理論,並學會了獨立思考和工作,他必定會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種主要以獲得知識為主的人,他定能更好地適應進步和變化。思考、思考,我就是用這個學習方法來迎接所有的挫折,並且成為科學家。」

培養孩子思考和分析的能力的方法有五,第一,先把答案藏起來。例如和孩子一起砌一副新積木,可以先把圖例藏起來,由孩子自由發揮,給他獨立解決的機會。當孩子面對困難時,再慢慢引導他自己解決,這樣,當孩子遇到玩不懂的新玩具時,也會習慣先思考,自己找方法去解決,從中亦可獲得滿足感。第二,培養孩子的好奇心。越年幼的孩子好奇心越大,例如不少孩子會亂按家電的按鈕等等,不少父母為了安全,會阻止孩子接觸危險的事物,這也是無可厚非的,只是有時習慣了保護孩子,怕孩子受傷害,而做得過份了。其實,如果不是對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父母不妨讓孩子多探索。例如孩子想知道飯是如何煮成的,便讓他試試看,有何不可呢?第三,給孩子一個不完整的答案。父母可以為孩子指引一個大概的方向,讓孩子自己去思考和解決問題,找答案,從而訓練孩子的思考習慣。第四,訓練學習多角度思考。當孩子遇到困難,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那怕是幼稚的想法,再討論其可行性,讓孩子發揮創意,從而學習多角度思考。最後,為孩子製造獨立的機會。例如讓孩子參加宿營是一個訓練獨立的好機會,沒有父母在身邊,孩子可學習如何照顧自己。

今天香港的孩子可算是幸福的一群,這裏沒有地震,也沒有戰爭,要面對的逆境少之又少,幾乎每個孩子都在溫室中成長,孩子的將來如何,能否成為一個自強不息和可以獨立思考的人,要看父母如何栽培了。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