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生三件事

  • 黃景鴻校長
  • Jul 20, 2015
  • 2 min read

我常常在想,究竟人生中有哪些影響我們很深遠的事情,需要我們時常小心關注?

我認為是「事業、健康和家庭」。「事業」是包括職業及個人的興趣發展。它能滿足我們的經濟所需,亦促進個人的自我完善。本校目前推動的「夢想飛翔」正是裝備學生朝向這個方向邁進。此外,眾所周知「健康」很重要,它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往往被人忽視。其實我認為它較生理健康更值得關注。因為它不但會影響生理健康,而且它的破壞力來得更深更持續。我常以「正向思維」來保持心理健康。「常喜樂、常感恩、常抱希望等」是我腦海中常常浮現的字句。逆境臨門,我無法選擇逃避,但是我可以選擇保持平和喜樂的心境,而非憂傷抱怨。因為負面的情緒只會讓我在逆境中更糟。那我為何還要對自己「落井下石」呢?

「家庭」是每個人的基石,而維持良好的家庭生活和關係是每個成員的責任。我們的子女將來都會組織一個家庭。我常跟我的子女說,「家庭」是三件事中最重要的一件。它往往是建立和支援另外兩件事的總部。當跟子女談到將來他們建立家庭時,很自然的便涉及「婚姻」。我表達了我對「婚姻」和「擇偶」的看法,供他們參考。在自由戀愛的情況下,我深信「婚姻」是男女間的盟約,是一生一世的承諾。所以,在未有信心可以信守承諾前,不要結婚。在未有各種能力去照顧他人或新家庭前,暫時保持獨身。家長可以主動跟子女們分享你們的人生經歷或體驗,包括「家訓」(如有)、家族傳統或社會上常見的陷阱等。我跟子女的分享時間,大多數選擇在晚飯時。那時候沒有電視、電腦或其他電子通訊的干擾,子女較留心聽。每次我只帶出一個重點,並且盡量在二分鐘內說完。一方面避免囉嗦,另一方面可以帶出重點讓子女回應及思考。下次又有需要提醒子女「先做妥功課,之後再玩或看韓劇」時,我會省略解釋原因,只提出重點字句或口號,例如「work before play」。

我鼓勵子女和家長多溝通。尤其是高年班的同學,更應將自己人生的規劃或想法向家長提出。 家長可以給予意見讓子女作多角度思考。融洽健康的家庭生活就在多溝通的情況下培養出來的。

Recent Posts

See All
應對憤怒的少年 (節錄)

您與青少年溝通的方式以及您的行為在結果中起著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可以帶來更積極的結果: 承認她的情緒 如果你告訴她她可能不再玩視頻遊戲了,她說,“我無法忍受你”,專注於她的憤怒,並承認,“我可以看到你生氣,你想繼續玩“然後設定限制,”這些話是有害的。生氣是可以的...

 
 
 
培養樂觀主義者的6個技巧

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 畢竟,看到玻璃杯半滿的孩子們更善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 也更快樂。 這裡有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陽光燦爛的人生觀。 鼓勵孩子樂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你知道樂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活到100歲嗎?)但是你如何...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獨生子女 (節錄)

加利福尼亞州奧本市的珍妮哈里斯說,她的女兒艾琳一直都非常有創意。 “當她4歲時,聽到我抱怨我的鼻子一直很冷,她用半胡桃殼,棉花和一些繩子讓我變成了'鼻子更溫暖'!”因為只有孩子獨自度過這麼多時間,他們才是自我娛樂,往往是所有出生訂單中最有創意的。...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