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與超越
- 精神科專科醫生 林震
- Mar 16, 2015
- 2 min read
「自卑」是一切痛苦的根源。挫折會令一個人失去自信,喪失勇氣,令自己覺得己不如人,產生自卑感,嚴重的更會形成自卑情結。過往經歷的失敗越多,所產生的自卑感越強烈。自卑令我們在心中築起高墻,將自己與外間隔絕,因而堵塞了通往成功的道路。
電影「爭氣」描繪出一個個用生命感染生命的學生蛻變旅程,雖然每個成長故事各有不同,但在他們成功蛻變之前,他們都有著同一共通點。童年經驗、身體缺陷、能力不足,令每位同學都產生不同程度的自卑感,這正是他們問題的癥結所在。
自卑感本身並不是一種病態,如刀之兩刃,除了可以令人失去信心,另一方面,它也是人類奮鬥向上、克服困境的原動力。當我們感到自卑,有部分人會做出補償行為,會奮而追求成就來克服這種自卑感,令自己超越當前的困局。可是內心充滿沮喪恐懼的人,即使做出補償行為,也未必能成功戰勝自卑。成功的關鍵在於過程中要有持續與強烈的支持和鼓勵,從而產生勇氣,讓他們累積成功經驗。這些在背後默默地給予支持與鼓勵的人,往往就是我們身邊的父母、老師或治療師。在「爭氣」𥚃,校長、導師與及學生們的父母不斷給予鼓勵並出席他們的彩排和公演,他們的付出成就了這次空前的「超越自卑」。
天生我材必有用,行行出狀元。出身卑微、身體有缺陷,本身並不是可笑的事。我們要學識不與他人作比較,因為別人的光可能會令自己產生陰影。我們遇到的每一個極限,都是為了比超越而存在。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即使輸在起跑線,亦可最後贏在終點線!
Recent Posts
See All您與青少年溝通的方式以及您的行為在結果中起著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可以帶來更積極的結果: 承認她的情緒 如果你告訴她她可能不再玩視頻遊戲了,她說,“我無法忍受你”,專注於她的憤怒,並承認,“我可以看到你生氣,你想繼續玩“然後設定限制,”這些話是有害的。生氣是可以的...
因病留院讓我有機會上一些平時不會上的生活課,我的第二課堂。 由於使用標靶藥和化療藥時,身體出現反覆發燒的情況,因此必須留院跟進治療。第一次住院,雖然只有數天時間,但是已經豐富了我的人生經歷,也讓我學了以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和經歷。...
很多時我們都不能阻止逆境臨門,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近日我確診了「慢性淋巴白血病」。如常人一般,我經歷了震驚、惶恐、不安、擔心、拒認等情緒。稍稍冷靜下來,往日教導學生「正面」、「積極」、「樂觀」等態度去面對困難的方法,正是今天我學以致用的時候。...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