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定
我從來不看孩子的功課。聯絡簿、考卷,學校東西拿到我面前要我簽名,我通常都不大看,簽完,孩子就拿走;頂多看一眼成績,好的話,鼓勵鼓勵,不好的話,加油加油。但不論是鼓勵還是加油,我都說得非常誠懇,不是應付。功課,在我們家裡,是小孩自己的事。但小孩必須遵守老師要家長簽名的規定,我就配合小孩應付老師這個規定。
不能應付老師嗎?別人家的小孩需要父母從頭盯到尾,所以要家長簽名,就是方便家長盯著小孩。我家孩子不需要盯,所以簽名其實就是在應付。難不成要我去跟老師說實話,請老師免了我們家的簽名嗎?
上次弟弟拿數學考卷照例要我簽名時,我對弟弟下了新規定:從現在開始,數學考卷錯誤都得訂正好,才能拿給媽媽簽名。不會的,可以問媽媽。為什麼從來不管孩子功課的我,改變了作法呢?是因為姊姊。
姊姊大弟弟三歲,她的各科成績,都還過得去,但只有數學,有落後的跡象,我因此強力介入。要她多做運算嗎?不是,一點都沒有。我只強力介入一件事:說道理。我知道她將來想進美國一流大學,於是我告訴她:
第一, 進美國大學,有一個考試叫SAT。這個考試分成兩大部分,其中一個就是數學。不管你其他科目有多麼優秀,只要數學不好,這個考試的成績就不可能好。
第二,數學不像其他科目,不是突然有一天你覺悟想要用功了,數學就會變好,它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趕上的。之前的基礎不好,之後愈來愈難,學起來只會更吃力。考試沒考好沒關係,但是考完之後的訂正,一定要做好。每一個考過的題目,事後一定要弄懂。如果你抱著得過且過的心態,等哪一天你發覺力不從心時,就為時晚矣。
這樣的道理,我已經對姊姊說了兩年了。但是,她似乎還沒有完全聽進去。對於數學,好像有變得比較認真,不過看在媽媽眼裡,還是不夠。
你會不會覺得這個媽媽的教養方式很怪,明明可以出額外的功課讓孩子多練習就好,為什麼就是不肯這樣做呢?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會這個樣子——我好像非等孩子「自動自發」不可,就是不肯強加父母的外力在孩子的功課上。
「媽媽,如果我其他的科目都很好,只有美國SAT成績平平,還可以上好大學嗎?」姊姊問。
「有可能。但你要冒險嗎?因為申請好大學的人,應該各方面都很傑出,我相信他們的SAT成績也都很好,所以如果只有你的不夠好,你被選上的機率就一定比較低,不是嗎?」姊姊似乎聽懂了媽媽的話。但是父母不要高興得太早,聽懂是一回事,有沒有毅力去完成,又是另外一回事。
說回到弟弟的數學考卷新規定吧。我要弟弟訂正好錯誤的部分才能拿來簽名,就是怕他步上姊姊的後塵。還好,當年我有用功讀書,雖然我的數學也不算好,但應付小六的數學是沒問題的。當媽媽在教弟弟時,他的表情儘管有些不情願,但當他學會之後,我相信他心裡也會有踏實的感覺。
今天是第二份數學考卷要簽名,我們一起花時間學會了每一道題。晚上,我聽到弟弟開始發表意見了:
「全世界,我最討厭的事,就是練習了。但是,儘管如此我也要開始練習了,因為有些東西,就是要練習。」他沒有指明他要練習什麼,「我從前從來不練習,成績也很好。但我知道現在開始不行了。」
這是弟弟十二歲時,自己對自己說的話。
後記:
我要認錯。這篇文章之後,我想不起來弟弟有再拿數學考卷來給我簽名。好像有一次吧,也沒訂正好,他說來不及,要我先簽,我還要他先影印再交回,但後來我也沒追蹤。他往後三年的數學成績都沒有起色⋯⋯父母訂了什麼規矩,有時候不是最重要的事;我們有沒有持之以恆地實現它,才是。
弟弟說要「開始練習」的領悟,父母也要持續關心。我沒有持續關心,結果就是,他有領悟,卻沒有實現,直到後來我們雙方都發現成績一直好不起來,才又開始了另一個手忙腳亂。
剛進入青少年的孩子,父母要花更多的時間關心。如果我有第三個孩子,這個錯誤,應該就不能再犯了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