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學生的精神健康

近年學生的情緒問題如焦慮症、抑鬱症等等都有上升趨勢。學生有時因為功課壓力太大,可能會出現不少情緒問題,因此要保持個人精神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究竟甚麼是「精神健康」﹖同學們可如何保持呢? 「精神健康」並不僅指無精神問題,無情緒病,而是處於「一種調和的狀態,能認識並發揮到自己的優勢和才能,面對及處理一般生活壓力,能有效率地學習、工作、社交和享受生活」。舉個例子,一個學生與朋友發生爭執,感到憤怒是很正常的,但一個精神健康的人能夠處理自己的情緒,令自己很快便冷靜過來,繼而認清問題的所在,能安撫朋友的情緒,與朋友冰釋前嫌。

相反,如果該同學當時的精神健並非處於良好狀態,他很可能會情緒失控,繼而令他與同學的關係進一步惡化,令他失去了一個好朋友。若未能及時處理,有可能影他的社交、學業和將來的心理成長。

精神健康三要素要保持精神健康,可從生理、心理和社交三方面着手。在生理上,應當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定時休息和睡眠,保持適量的運動, 並持之以恆。心理上作出彈性調整,明白在生活上各方面的限制,了解自己並建立合理期望。如在考試只要盡力而為,已是盡了本份,但成績不是人生的全部, 要把眼光放寬一點。社交上可積極參與良性的社交活動,多結識良師益友,有需要時與他們分享情緖,也可從他們身上多多學習。多參與健康的活動,如運動、棋藝、義工;發掘自己的才華, 不要埋沒上天賜予我們的能力, 發揮專長,幫助他人,讓生活更加充實。

其實最重要,是平常生活能有效地管理時間,在讀書和遊戲等生活的範疇上取得平衡,讀書外也要有休息和放鬆的時間, 才能減壓。避免將所有事情都於在最後一刻才做,自然容易保持精神健康。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