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青少年抑鬱症

  • 陳國齡醫生 (原文刊載於Yahoo)
  • Feb 15, 2016
  • 2 min read

積遜今年十三歲,是一所第一組別學校的中二學生。他轉介來的時候,已經幾個星期沒有上學。他說:「我很想上學,但是我做不到。」積遜在過去數星期內,覺得無緣無故地情緒低落,想哭卻不能,一天之中,早上的情緒最為低落,晚上失眠,到早上的時候仍然賴在床上,沒精打采。到中午的時候,才可勉強自己起來。他發覺自己失去動力,失去興趣,就算連自己最喜愛的電腦遊戲機或上網與朋輩用面書聯繫都失去動力。甚至,連日常自理,例如洗澡、刷牙及洗臉都覺得力不從心,由早到晚都只坐在電視機前卻不知自己在看甚麼節目。他不能專注看報、閱讀,又記不起心理學家給他的輔導。他覺得自己好像另一個人,情緒極度低落卻不知如何表達自己,他覺得生活沒有價值,認為自己是家庭的負累,令家人擔心及不安。他沒有信心可以回校上課,亦擔心自己今年要留班,他不想外出接觸別人,只可勉強和家人外出用膳,最差的時候,他發覺自己甚至連用手指來開啟電腦的能力也沒有。最近,他一個星期兩次跟心理學家會面,包括做一些另類的「聲頻治療」,由於病情惡化,他媽媽帶他來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求診。

我們評估積遜有嚴重抑鬱症,他有超過兩個星期的嚴重情緒問題,影響睡眠及胃口,亦有很多負面思想。我們與他及家長討論他的診斷及治療方案,並建議他接受較深切的入院治療。不過,積遜希望可以在門診部繼續接受治療。根據我們的風險評估,他並沒有自殺傾向,所以我們容許他繼續接受較頻密的門診治療及跟進。嚴重抑鬱症最有效的治療是藥物治療,現在常用的血清素抗抑鬱藥副作用較少,而且一至兩個星期內就開始發揮治療效果,我們會留意着積遜的進展及副作用等,並建議他開始有組織地安排做一些活動。我們慢慢增加抗抑鬱藥的分量,當他的情況可以回復到他病發前的大概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我們轉介他見醫務社工,為他預備逐步回校上課。我們亦會轉介他跟臨床心理學家會面,進行有實證的認知行為治療,令他瞭解負面思想和抑鬱症的關係,他的抑鬱症康復後,亦要繼續服用較低分量的情緒藥六至十二個月來減低病發機會,心理學家亦會跟進他的心理治療以預防復發。

Recent Posts

See All
應對憤怒的少年 (節錄)

您與青少年溝通的方式以及您的行為在結果中起著重要作用。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方法可以帶來更積極的結果: 承認她的情緒 如果你告訴她她可能不再玩視頻遊戲了,她說,“我無法忍受你”,專注於她的憤怒,並承認,“我可以看到你生氣,你想繼續玩“然後設定限制,”這些話是有害的。生氣是可以的...

 
 
 
失憶的筲箕

很多人都只是注意「體格健康」的重要,其實,「精神健康」同樣重要,兩者之間有著互動的影響。我們都明白均衡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及規律的作息等均有助練成強健的體魄。可惜很多時候就是忽略了照顧心理健康。 現代人,尤其是城市人面對急速的生活節奏、疏離的人際溝通及無形的壓力等,均讓人透不...

 
 
 
起跑線與終點線 (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與 自閉光譜疾患)

天下父母,誰不疼錫子女?年幼時關心是否健康成長,長大後担心學業,交友,自立……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不知從何時開始,成年人把關注点不斷前移,「贏在起跑綫」的討論愈來愈激烈。如何選擇幼稚園,報名參加甚麼學前活動,竟已成為「贏在起跑綫」的兵家必爭之地。一埸人生馬拉松的競賽,在...

 
 
 

Comments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