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的子女沉迷電子遊戲嗎?

  • 馮載欣博士
  • Nov 3, 2008
  • 3 min read

香港不少兒童自幼便迷上電子遊戲,在車廂內、在餐廳內、在公園內,小朋友都忙於玩PSP、NDS等手提式電子遊戲;在家中,他們也喜愛對著屏幕,玩online game。據有關調查報告,兒童喜愛玩電子遊戲的原因有三:遊戲刺激好玩、純粹消閒、舒緩緊張生活。

六至十二歲的兒童開始對刺激及冒險性的玩意有興趣,在遊戲的過程中,兒童可以幻想自己置身於非現實的世界,扮演不同的人物,暫時離開現實的狀況,忘記不愉快的經驗。可是長期玩電子遊戲或online game,會令孩子變得自我中心,為所欲為。現在的居住環境及生活模式改變,兒童獨處的時間越來越多,他們消遣的活動多不能成群的玩,而是一些個人的遊戲。因爲他們都希望與朋友有共同的談論話題,這些個人遊戲的選擇因而也會受到朋輩的影響。另外,父母因著各種原因,如工作時間太長,每天放工回到家已是夜晚,可陪伴子女的時間少得可憐,電子遊戲便成爲其中的一種父母代替品。

一般兒童最喜愛的電子遊戲種類是動作類,其次是棋類、冒險類和戰略類,動作類遊戲可訓練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棋類、冒險類和戰略類可鍛鍊思考能力。可見電子遊戲亦並非魔鬼,也有其好處。可是兒童的定力實在有限,一開始玩便停不了,太長時間對著屏幕,一來對眼睛不好,二來小朋友亦相對地少了其他有益的活動,如閱讀、運動等,更甚者會影響社交能力和親子關係。此外,兒童亦難以抗拒潮流文化,可能會選擇一些根本不適合自己的遊戲,如一些打鬥遊戲等,據一些外國專家研究,這類電子遊戲是兒童暴力事件上升的原兇。

筆者曾在一個家長會聽一位講者說過:「如果你有一個仇人,就送一套電子遊戲給他的兒子。」 現在,不少學生因為沉迷電子遊戲而令成績大跌,一些資質不俗的學生最終賠上了學業;亦有一些與父母不和,鬧得極不愉快。本人亦是一位家長,有一子一女,雖然子女曾提出要買一部遊戲機,可是想到其禍害比益處大,便拒絕了,只要細心對孩子解釋利害關係,和表達了父母的憂慮,相信假以時日,他們是會明白的。

當你發現你的子女沉迷電子遊戲至不能自拔時,有否想過是誰做成的呢?女兒曾經有一位同學仔帶著PSP來參加她的生日會,其間只沉迷於打機,並無參與活動,錯過了和小朋友玩的歡樂,真的可惜。其實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帶著遊戲機上街或參與群體活動,最終孩子只會受不住引誘,失去和朋友相交的機會。父母應趁子女年幼時,便指導他們正確享用遊戲,如適當的玩耍時間、遊戲類型等等。如果已經擁有遊戲機的話,家長可與孩子約法三章,訂出一個玩電子遊戲的時間表或規矩,例如逢星期六可玩一小時,其他時間免問,這樣便可減少爭拗,當孩子習慣了所定的時間表或規矩,亦不會心思思。讓子女帶著遊戲機上街,會令子女忽略了身邊的事物,亦會影響他們接觸新知識,應盡量避免。子女沉迷電子遊戲,家長是責無旁貸的,家長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便多作親子活動,如一起運動,鍛鍊身體,或到郊外遊玩,多接觸大自然,或多到博物館參觀,認識不同的事物,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讓孩子不致沉迷電子遊戲,可以健康成長!

Recent Posts

See All
培養樂觀主義者的6個技巧

想知道如何養育一個樂觀的孩子? 畢竟,看到玻璃杯半滿的孩子們更善於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 也更快樂。 這裡有六個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陽光燦爛的人生觀。 鼓勵孩子樂觀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對他們的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積極影響。 (你知道樂觀主義者更有可能活到100歲嗎?)但是你如何...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獨生子女 (節錄)

加利福尼亞州奧本市的珍妮哈里斯說,她的女兒艾琳一直都非常有創意。 “當她4歲時,聽到我抱怨我的鼻子一直很冷,她用半胡桃殼,棉花和一些繩子讓我變成了'鼻子更溫暖'!”因為只有孩子獨自度過這麼多時間,他們才是自我娛樂,往往是所有出生訂單中最有創意的。...

 
 
 
出生順序如何塑造人格 - 最小的孩子 (節錄)

來自加利福尼亞州Folsom的Cassandra Reigel Whetstone承認,當她7歲的女兒Clara在幼兒園時,她更加盡責。 “我每天都會問:'你老師今天給你看了什麼?'但是當歐文(現在4歲)出現的時候,我放鬆了。我不能告訴你他本月在課堂上讀過的一本書。“一旦最...

 
 
 

Commenti


精選文章
近期文章​
分類

Copyright @ HKPARENTS 2008  |  Best Viewed With Google Chrome, Safari, IE 10 or later

bottom of page